水调歌头·寿右公姚鹓雏其他诗词
《水调歌头·寿右公》姚鹓雏其他诗词:《甘州·寄濮伯欣居士。兼呈柳劬老》、《水龙吟·东坡生日作似诗庭诸君》、《减兰·鞭丝鬓影》、《台城路·枯树》、《满江红·论词》。
《水调歌头·寿右公》姚鹓雏其他诗词:《甘州·寄濮伯欣居士。兼呈柳劬老》、《水龙吟·东坡生日作似诗庭诸君》、《减兰·鞭丝鬓影》、《台城路·枯树》、《满江红·论词》。作者:姚鹓雏。年代:暂无。
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水调歌头·寿右公的详细介绍:
一、《水调歌头·寿右公》的全文 点此查看《水调歌头·寿右公》的详细内容
带甲满天地,胡为君远行!
亲朋尽一哭,鞍马去孤城。
草木岁月晚,关河霜雪清。
别离已昨日,因见古人情。
二、译文
带甲满天地,胡为君远行!
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士,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!
亲朋尽一哭,鞍马去孤城。
亲人和朋友都失声痛哭,我骑着马离开秦州这座孤城。
草木岁月晚,关河霜雪清。
草木凋零,时间已入岁暮;关河冷落,途中霜雪飘零。
别离已昨日,因见古人情。
离别虽已是昨日的事情,但见到此情此景我还是有些伤感。
三、《水调歌头·寿右公》姚鹓雏其他诗词
《甘州·寄濮伯欣居士。兼呈柳劬老》、《水龙吟·东坡生日作似诗庭诸君》、《减兰·鞭丝鬓影》、《台城路·枯树》、《满江红·论词》。四、注解
带甲:全副武装的战士。
胡为:何为,为什么。
亲朋:亲戚朋友。
孤城: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。此指秦州(今属甘肃天水)。
关河:关山河川。因为想到古人离别时的伤感,还是会不断想起昨日离别的情景。
五、赏析
首句以提问开篇。“带甲满天地”意即遍地皆兵。此诗开头就以新颖的语言,矫健的笔力,引起读者注意。次句“君”为诗人自指。作者问自己为什么在兵荒马乱这样的时刻“远行”。 “亲朋”二句写启程时情景。亲友同声痛哭,因为正值离乱,不知此后能否重逢。而诗人则无言地跨上“鞍马”,他实际上也是含着眼泪,告别孤城秦州远去的。一边有声的痛哭,一边无声的饮泣,悲凄之状如在眼前。 “草木”二句点出远行的时间和征途的感受。“草木”零落,时入岁暮。“霜雪”飘洒,关河冷清。这是辞别亲友后途中景致。此联“岁月”二字本当用平,诗人出于内容上的考虑,突破声律常格,上句全用仄,下句四字用平。用拗峭的语言,描绘寒冬的旅程,成为杜甫五律中以入代平的一个诗例,有其值得借鉴之处。 “别离”二句回忆亲朋相送的情谊。与亲朋“别离”虽“已”成“昨日”,由于感念难忘,仿佛就在今天。由此可“见”,“古人”殷殷惜别,是有深“情”厚意的。这里字面上在说“古人”,实指今日之世态炎凉,人情淡薄。 诗以“送远”为题,但从后四句看,“当是就道后作”(浦起龙语)。这样,前四句应是“从道中追写起身时之情事”(浦起龙语)。沈德潜极赞此诗开头是“何等起手”,浦起龙更用“感慨悲歌”四字盛誉前四句。 杜甫在战火纷飞的时刻,离秦州,入蜀道,却并无一个明确的目的。离别时虽然亲朋同声“一哭”,却无人以诗相送,情景是颇为凄凉的。为了自壮“行色”,他“就道”后补写了这首名作。这与他天宝十四载(755年)“免河西尉,为右卫率府兵曹”时所写《官定后戏赠》,很有点相似。不同的是,那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夕,纯出于游“戏”笔墨,而且“微禄”“耽酒”,“圣朝”“狂歌”,还可为“故山归兴”,“向风”“回首”。而这首诗则写于安史乱中,“带甲满天地”的时刻。“鞍马”入蜀,茫茫前路,还不知依“托”何人,根本没有以笔墨为游“戏”的闲情。回味“昨日”告别场景,想“见”“古人”惜别“情”意,无怪乎要“感慨悲歌”,放声长吟了。 在艺术上,这首诗歌主要艺术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:首先,前后照应,形成一体。其次,场面细致,感人至深。再次,虚实结合,增强抒情效果。第四,对比描写,增强情感的表现力。
相同朝代的诗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