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
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中作军,汪 洵 (齐齐哈尔电视台,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) 中图分类号:G224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l009— 2234(2006)04—0l92—0l 节目主持人是进入80年代以来在我国广播电视传播 中迅速崛起的媒介人物,是以一个可以与受众交流的、真实 具体的个性形象出现的。丰富的节目内容,先进的制作与 播出手段使电视节目的广度与深度向着更高层次迈进,但 同时也对电视从业人员,尤其是播音员、主持人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。播音员、主持人是电视台的“门面”,也是电视竞争 的重要力量,其状况如何,直接影响一个台的竞争实力,他 们的专业水平如何,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。成功 的主持人,尽管风格各异,却都能够为节目添彩使主题升 华;如果主持人的不成功,节目大都要减色,甚至失败。两 种情况不同,效果迥然不同,所以说提高节目主持人的素 质,迫在眉睫。 一、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能力 主持人是语言的使用者、示范者、宣传者,发音正确,遣 词造句合乎习惯,这是最起码的要求。讲好标准的普通话 是常识,也是《中华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》的规定。主 持人的语音准确,普通话讲得好是种语言美,观众听起来也 舒服悦耳。相反,少数主持人不注意发音,讲不好普通话就 会大大影响节目的效果,也有失主持人推广普通话的职责。 主持人的语言是一个复杂多样并充满矛盾,但毕竟是 有规律可循的语言活动过程。比如说节目类别的差异,节 目对象的差异,节目内容的差异,节目形式的差异,节目风 格的差异,都需要主持人认真思考,精心地去适应主题情 境,在区别中呈现出语言运用的丰富来。 说主持人语言丰富有两层含义:一是指仅就语词传播 系统而言,主持人节目的深入发展已对主持人的语言功力 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。除话筒前,镜头前必备的有声语言 表达能力之外,主持人的写作能力、即兴口语能力(含应变 能力)的提高都迫的眉睫;二是指主持人的语言处在一个动 态系统和动态过程中,由于节目语境的千差万别,主持人语 言不可能“以不变应万变”。主持人在节目中经常以谈话的 方式进行传播,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语言的冗余量。但它并 不能简单地与日常的闲聊天划等号,要为观众提供未知、欲 知、需知的信息,还要交流思想观念或者沟通情感等等,这 都要靠语言来表达。 由此可见,我们的主持人善于运用语言应表现在实践 中悉心探求口语与书面语的融合,无论是否预先有充分的 一192一 准备,写成稿或提纲,还是即兴发挥,应该创作出“汲取书面 语的精粹口语,”以平等的交流口吻与观众说话,处处为观 众着想,做到上口入耳,人脑人心。 二、把握主持人的形象 节目主持人的形象,是指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形成的 综合的、整体的印象。一方面主持人形象是与节目紧紧联 系在一起的;另一方面,主持人形象又被赋予了“个人魅力” 的涵义和功能。个人魅力是主持人节目吸引受众,缩短传 受双方心理差距的重要手段,直接关系到节目效果。主持 人形象要素,除了从听觉、视觉,即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角度区分外,更需要从表层信息、深层信息,也就是外在形 象和内在素质来认识。 1.外在形象 主持人的外在形象应该从两个角度来说: 一是先天固有的形象,先天遗传的相貌、体形。电视节 目主持人不一定要十分漂亮,但要五官端正,轮廓分明,端 庄、大方,给观众以健康积极的视觉效果,朴实而不媚,机敏 而不浮,迎合大众口味; 二是后天养成习惯和得体的妆扮。主持人要适时注意 自己的站相、坐相、举手投足的动作幅度、速度,眼神表情的 变化以及对体态语的运用和控制能力。 2.内在素质 当主持人具备一定外在条件时,必须坚定不移地突出 主持人的内在涵养的丰富,只有这样主持人才能稳步踏人 外形、内涵俱佳的理想阶段。综观国内外电视荧屏,凡是深 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节目策划、制作, 与节目内容水乳交融。这就需要我们的主持人是个多面 手,有很好的文化底蕴。 三、具有好的心理素质 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制约着政治、文化、业务素质的发 挥,如有好的心理素质,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能冷静、沉着、 应付自如。反之,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就会紧张怯场,失去 自信心,失去自我控制能力。这就需要我们做到: 1.加强平日的心理训练,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主持人掌握心态调控方法,做到心中有底,要善于排除 干扰;善于应付意外,防止走神,全身心的投入;要保持一定 的兴奋状态,又不要过于紧张呆滞;要亲切不要亲呢;要自 然又要防止松懈拖沓,这种平时的心理训练,心理调整是每 一位主持人必备的基本功。 2.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必须是意志坚强的人 意志坚强就可以克服不利情绪的干扰,如在意外情况 发生时,可以克服紧张、慌乱,使自己保持镇定,在嘈杂纷乱 的环境中,意志可以对注意思维等认识活动进行调节,去排 除干扰,把注意力集中于工作内容上,以顺利完成任务。就 像倪萍在一次以母亲为题的《综艺大观》的直播中,当节目 将结束时,导演告诉她还剩三分钟的时间,但已经没节目 了,让她即兴发挥把这三分钟填补了,三分钟的直播现场可 以说太长了,而倪萍凭着自己的直播经验和很好的心理素 质,出色地结合节目主题,完成了任务。设想,如果倪萍没 有好的心理素质的话就会方寸大乱,给节目留下遗憾。 3.主持人还应具备一种平和、平等的心态 维普资讯 http://www.cqvip.com
这种心态可以让主持人很好地做到与观众交流。从家 中媒介物这一点出发,电视主持人应以“家庭一员”姿态与 真正的家庭成员形成“固有亲近性”,要想成为家庭的朋友, 闻事件、特别重大事件的报道,不仅要报道事件本身,而且 要多角度挖掘事件产生的原因。二是对调查所了解的新闻 素材进行综合分析,并从多方面进行探究,找出最有说服力 的观点、论据呈现给观、听众。三是要在广阔的空间中寻找 不能仅满足于传播事物,而应让观众通过主持人来摄取事 物来看到主持人的心灵。既然一切为观众朋友,就必须时 时事事从观众需要出发去工作,用一种平等的而不是高高 在上的;通俗易懂的而不是故作玄虚的态度去工作,而要做 到这一点,主持人又必须深入生活去认真体验,去多领会观 众的生活和思想。 竞争对手没涉足的空白。 3.追问热点,探求深度 热点的题材并没有独家性,但抓住热点进一步追问,在深 度开掘上独树一帜,却能够做成“独家 。热点追问通常有两个 方向:为什么和怎么办。多问几个“为什么”,把解释性报道引 向深入;多问几个“怎么办”,把服务性报道做到位。一般说来, “怎么办”比较简单,“为什么”就复杂一些。它既可以正向追 在你踏上电视主持人生涯时,就该围绕着电视的性格 去重铸自己的性格。电视也许会改变你,使你开始了又一 个人生,那么我们主持人就该拔脚跟上电视步伐为做一名 合格的电视节目主持人,时刻努力。 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不是一个老式大家庭,而是个规 模庞大,紧张繁忙的足球场,在众目睽睽下,高水平时的球 赛一场接着一场。 新闻报道创新方法谈 尹凤丽,王凯峰 (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,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) 中图分类号:G212文献标识码:A文章编号:lOO9— 2234(2006)04--0193--01 传媒的发展的实践推动了新闻报道的不断创新。报道 的创新是要立足于新闻传播的接受者,以受众为中心来发 现和挖掘报道题材、寻找报道角度,运用和创造新颖的为大 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,把握新闻采访技巧。 1.建构关联,寻找平民化视角 新闻媒体,应从平民的视角开掘出国家建设成就与老 百姓切身利益的关联点,引发他们的兴趣和关注,如建电 厂,老百姓买了空调等家电没了后顾之忧;造住宅,老百姓 住得宽敞多了,条件改善了;修高速公路,老百姓出门更加 便捷……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报道与读者的距离自然会 拉近。建构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“关联”,还可转换叙事视 角,请老百姓自己来讲述成就。成就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 众的创举,群众是成就的创造者,也是最权威的见证人。请 群众(当事人)讲述成就,是最有说服力的。用群众所见、所 闻、所感来反映成就,也是最能感动人、激励人的。 2.逆向思维,避实就虚 所谓逆向思维,是在新闻采访中,对了解的新闻素材进 行反思考、分析规律的研究方式。避卖就虚,本文是指对新 闻事件既要报新闻事实,更要探究新闻事实背后的新闻。 现在我们新闻报道一般都是“大路货”,缺少那种“人人心中 所想,人人笔下所无”的文章。要改变这种状况,一是对新 问,又可以逆向追问:比“为什么”更复杂的,还可以追问“怎么 看”。特别对一些涉及面广,性质复杂的热点。“怎么办”与“为 什么”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清;而追问“怎么看”,却可以给 受众提供视角、思路、观点及情感的引导。 4.把握新闻的时效性,力求时代感 记者每天要接触很多的人和事,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, 他们要对这些人和事归类。不同的归类就是赋予不同的价 值。同一个包机救人,既可归入猎奇的社会新闻;也可归入 “回答一代人的道德问题”。新闻的社会影响力离不开新闻 发生的时代背景,正因为部分个体经营者利欲熏心,欺压雇 员,人情冷漠,为商不仁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重大社 会问题,包机救人与之形成巨大反差,它才可能“回答一代 的道德问题”。在归类时,胸有时代的“问题目录”,尽量使对 新闻素材的归类成为对时代重大挑战的回应。挖掘新闻素 材的“挑战一应战”价值,深刻反映时代应对挑战的智慧及 其成果。它就会大大“升值”。 5.新闻与历史互渗,探究来龙去脉 新旧互渗,既可以在新闻中引进历史,又可以从历史中 发掘新闻。克罗齐有句名言:“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”。新旧 互渗,不是为了重现古典,而是从受众的当前兴趣出发,到 浩瀚历史中提取“值得”回忆的事实。历史事实与现实热点 相连,与广大受众有心理上的接近性。这又通常有两个类 型:“让历史告诉未来”型和“老照片”型。前者多用在节日庆 典、纪念特刊;后者多用于日常生活。前者更偏重于理性的 思索与展望;后者更偏于情感的怀旧与追忆。前者主要是 “以今天的事态,核对昨天的背景,说出明日的意义”;后者 主要是“历史是人的自传”,从回溯中得到情感的慰籍。新 闻与历史的互渗有个特别的好处,它可以有一段较长时间 中,选择关键时刻或重要人物,讲出一个又一个引人人胜的 故事。多数新闻报道都是“易碎品”,除了当时的信息,没有 多少其他含义。但如果在当时信息中发现与一类事件的历 史关联,往往就超越易碎品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。 6.后来居上,以全面、深入的视角引导受众进行深层次 的思考 卢斯曾提出“快新闻”与“慢新闻”,借用这个区分,“快” 是抢新闻的“第一落点”,是先发制人的时效竞争;“慢”是在 不失时效的前提下抢新闻的“第二落点”是后来居上的质量 竞争。它通常有三种方式:第一是补充。增加新材料或新闻 背景,使第一点新闻更加丰富。第二是追踪。以第一点新闻 为由头,挖掘新线索,把人家的新闻接过来做成自己的大新 闻。第三是辐射。即由点及面地进行横向综合。以某个新 闻事件做由头,将类似事件归类综合,引出更多的观察、思 考、分析,发现普遍性的东西。 一】93—
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,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